ART

DORA MAAR 玩轉蒙太奇影像的超現實藝術

十一月 22nd, 2019  |  by  |  published in ART, FEATURE, MAGAZINE, NEWS

DORA MAAR 玩轉蒙太奇影像的超現實藝術

  大眾與 「Dora Maar」 這個名字的記憶連結,大多是Pablo Picasso名畫《The Weeping Woman》中那以陰鬱色塊填充的破碎面容,或是《Dora Maar with Cat》中那呈現畸形體態的神秘女子。在1936 年邂逅Pablo Picasso、並與之墜入愛河後,Dora Maar 的一生幾乎都活在「Picasso 的情人與靈感繆斯」這樣的陰影下,殊不知她本身其實是位才華洋溢的攝影師,更是於30 年代占有重要地位的超現實藝術家。 Dora Maar(原名Henriette Theodora Markovitch)於1907 年出生法國,在3 歲到19 歲這段期間跟著家人移居阿根廷,而後回到巴黎,進入藝術學校就讀並訓練繪畫與攝影功力。同時與André Lhote 和Henri Cartier-Bresson 等藝術家切磋交流,也曾以一頭黑髮和絕世美顏征服Man Ray 與Jean Cocteau 的心,成為這些大師畫作中的模特。 1931 年,Dora Maar 與好友Pierre Kéfer 共同創立工作室,投入人物肖像、時尚雜誌與廣告商業攝影,並將其對超現實風格的熱愛注入作品中;其拍攝幼年犰狳的《Portrait of Ubu》在倫敦國際超現實主義展覽亮相後,遂成為該藝術運動的象徵性影像,而其捕捉模特Assia Granatouroff 身姿的一系列攝影,則從女性拍攝者的角度,破格地嘗試了在當時仍被視為禁忌話題的裸體攝影。此外,柔美的光影、耐人尋味的虛幻元素、奇異錯置的物件和渲染暗黑氛圍的畫面濾鏡,也交織出Dora Maar 極具識別性的藝術風格,體現於《Untitled-Hand-shell》伸出貝殼的手、《The Years Lie in Waitfor You》蜘蛛網中的女人、《Untitled-Legs》行走河面的斷肢雙腿、《Double Portrait》以雙重曝光疊出的迷濛面容等影像中,為畫面鋪上令人侷促不安的朦朧詩意。 在產出超現實影像之餘,Dora Maar 亦加入左派藝術家/ 知識分子社團,於巴黎、倫敦、巴塞隆納等地,以鏡頭描繪歐洲經濟大蕭條下民不聊生的悲慘景緻;這段經歷也啟發Dora Maar [...]

O’MAGIC POWER OF BLEAKNESS MARK LECKEY 蒼涼的魔幻力量

十一月 17th, 2019  |  by  |  published in ART, FEATURE, MAGAZINE, NEWS

O’MAGIC POWER OF BLEAKNESS MARK LECKEY 蒼涼的魔幻力量

隨著時序入秋,各地藝廊、美術館也紛紛卸下夏天的爭奇鬥妍,推出年末重要大展;位於歐美藝術匯流中心、引領當代藝術潮流的倫敦泰德不列顛美術館(Tate Britain)也不遑多讓的為藝術圈帶來久違的驚喜!擅長影像拼貼與聲音藝術的英國當代藝術家Mark Leckey,長年居住並生活在倫敦,曾以互動視覺藝術裝置作品《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獲得2008 年英國視覺藝術大獎透納獎(Turner Prize)。時隔多年,泰德美術館再次邀請他回歸,以大型的裝置藝術結合過去錄像創作,為泰德不列顛的2019 年末寫下藝術與記憶交織的奇幻盛宴。 以《蒼涼的魔幻力量》(O’ Magic Power of Bleakness)為主題,從Mark Leckey 的個人記憶切入,打破藝廊的觀賞框架,打造出等比例的英國M53 高速公路橋,並結合3 支影像作品,讓觀眾彷彿置身於真實的橋墩之下,步入Mark Leckey 的記憶與奇幻經歷中。展覽已於今年9 月開展,展期至2020 年1 月5 日止。 「我的作品多取材自童年與青年時期所經歷的人事物,那些記憶至今仍提供我源源不絕的靈感,並深深影響著我。」做為英國當代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Mark Leckey 擅長融合藝術與次文化,探討青少年、階級文化、懷舊記憶等題材,而他的素材則多半取自往日重要回憶。《蒼涼的魔幻力量》展覽以多次出現在他作品中的M53 高速公路為核心,這座鄰近他故鄉、擁有不少兒時記憶的高速公路。有別於過往多以影像描摹,這次他直接在泰德不列顛美術館內打造橋墩,外觀上宛如直通美術館的高速公路,走入展間則重現他兒時在橋下的珍貴記憶。 橋樑以古代遺址的基石為底,作為藝術家的記憶通道,透過佩珀爾幻象(Pepper’s Ghost)戲劇化地揭開序幕。在這鬧鬼的高速公路下,5 個青少年的聲音引領觀眾走進這齣融合Mark Leckey 的記憶與傳說之奇幻故事。橋下同時展出3 支影片創作,包括2 支過往作品與1 支全新創作,前者為1999 年一鳴驚人的《Fiorucci Made Me Hardcore》,為Leckey搜羅1970-1990 年代英國地下俱樂部舞池的影像,交織拼貼成一曲夢幻又強烈的青春蒙太奇,以及2015 年《Dream English Kid, 1964 – 1999 AD 2015》,以網路上的影片片段為素材,交叉剪輯而成的回憶錄式影像拼貼創作;而全新的影像作品《Under Under In》則以他童年在M53 高速公路橋下的超自然奇遇為題材,呼應這次展覽打造的橋墩重現當年。 作品所形塑的記憶,除了貫穿Mark Leckey 的記憶與社會觀察,也與這座高速公路橋在意識上串連,體現了包括社會、歷史、次文化與藝術、生活經驗與科技的大型當代藝術創作。Mark [...]

DON’T! PHOTOGRAPHY AND THE ART OF MISTAKES 解構遊戲規則的攝影藝術

八月 12th, 2019  |  by  |  published in ART, FEATURE, MAGAZINE, NEWS

DON’T! PHOTOGRAPHY AND THE ART OF MISTAKES 解構遊戲規則的攝影藝術

攝影,究竟是剖析藝術家心理的視覺闡釋,或是眼前所見之物的真實再現?對於評論家而言,此題答案多為「以上皆是」,但在討論攝影者透過相片呈現事物的最終目的之前,這些作品總免不了經過世俗審美的檢驗,如美國攝影師Charles M. Taylor, Jr. 於1902 年出版的《Why My Photographs Are Bad》,便將「一張成功的照片該避開的誤區」逐條寫下,其中包括「雙重曝光」、「拙劣的構圖」、「不適合的裁切」和「拍到自己的影子」等等;此外,因拍攝動態物件產生的模糊效果、沖洗底片時不小心弄出的表面瑕疵,或是於強光源下產生的鏡頭眩光等等,也都是過去人們認為一張照片拍攝失敗的原因。 然而,藝術流派在文化發展中遭遇的反動現象,也無可避免地體現於攝影的潮流更替上頭,從前那些嚴謹而僵化的遊戲規則,於William Klein、Lee Friedlander 和Ilse Bing 等攝影師眼裡,成了限制想像力奔流的閘門─ William Klein 以低解析度的粗粒子和模糊的動態攝影,改寫現實於鏡頭中被觀看的模樣;Lee Friedlander 罔顧被攝者的整體性,以不成比例的構圖、不當的身體裁切和即興表演似的取景,讓爵士樂哼唱旋律般的自由態度走入影像中;而「萊卡女王」Ilse Bing,則於畫面中大膽置入拍攝者的倒影,干涉了以客觀角度還原事物的記錄性。 此外,40 年代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師之一Lisette Model,也加入這場重塑攝影定義的革新運動,如其顛覆審美的肖像照,題材多取自日常生活中所見的平凡人物─穿著泳裝的胖女人、擠出雙下巴的女歌唱家,Lisette Model 以最純粹、最誠實的鏡頭捕捉人們自然的一面,也為美國紀實攝影史寫下一頁嶄新的面貌。 拒絕中規中矩地描繪現實,轉而擁抱超現實主義的天馬行空,也是攝影先驅們向陳腐教條下戰帖的方式,有Man Ray 開拓「無相機攝影」的潛能,使用中途曝光和實物投影打造幻夢般的神秘影像;也有Maurice Tabard 以雙重曝光和蒙太奇手法,疊合出令人不安的詭譎畫面;更有Florence Henri透過鏡面反射拓展出空間的無限可能性,其富有寓意的黑白影像令人神往不已。 由此可見,「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已不再是當代攝影師所堅信的原則,而這些「扭轉失敗為成功」的經典影像,則被完整收錄在由San Francisco Museum of Modern Art 舉辦的《Don’t! Photography and the Art of Mistakes》展覽中,從7月20 號至12 月1 號,邀請眾人見證突破美學框架的每一次快門嘗試。∞ 【完整內容請見eyemag vol.39/ 2019年秋季號】

STANLEY KUBRICK: THE EXHIBITION 解剖史丹利庫柏力克傳奇回顧展

五月 8th, 2019  |  by  |  published in ART, FEATURE, MAGAZINE, NEWS

STANLEY KUBRICK: THE EXHIBITION 解剖史丹利庫柏力克傳奇回顧展

手牽手的雙胞胎女孩肅立在長廊、環繞 A.I. 人工智慧及語音辨識的太空站日常、想作惡就嘔吐的人格改造青年,這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電影畫面,不僅是影迷如數家珍的經典,更啟發無數當代的電影、電視創作;而打造這些經典的大師,正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電影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 出生於 1928 年紐約,美國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以瘋狂、前衛又不受限的影像風格與創作享譽世界,1968 年提名奧斯卡的《2001 太空漫遊》(2001: Space Odyssey)更以高度前衛的未來場景和高科技畫面,成功預言了 50 年後的現今科技發展。他不僅是眾多電影導演的靈感來源與致敬 ICON,更被讚譽為科技界的預言家。享年 70 歲的他,將近 40 年都在英國度過,可說是他的第二家鄉,因而在他逝世20週年的2019年,倫敦設計博物館(Design Museum)將舉辦「Stanley Kubrick: The Exhibition」展覽,自 4 月 26 日起至 9 月 15 日止,搭配英國電影協會(BFI)同步播映多部經典作品,以一場盛大的全城展覽,引領世人回顧這位天才導演的傳奇創作生涯。 從未來預言鉅作《2001 太空漫遊》、挑戰社會的暴力禁片《發條橘子》(A Clockwork Orange)、恐怖驚悚片經典《鬼店》(The Shining),到《萬夫莫敵》(Spartacus)、《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奇愛博士》(Dr. Strangelove)等,史丹利庫柏力克在電影中展現了極致的前衛美學與超前 50 年的未來概念,並大膽挑戰當時的社會價值觀。除了狂野的劇本宇宙,影片中打造的驚人美術場景,更是為眾人津津樂道的藝術成就。「Stanley Kubrick: The Exhibition」展覽提供了獨特的視角,以創作過程為核心,展出電影中大量的道具、服裝、模型、與攝影紀錄,讓參觀者得以橫向窺見大師的原創設計美學。 要說史丹利庫柏力克令人著迷的魔力,除了他橫跨科幻、戰爭等多類型的導演功力,還有他處理場景的獨特設計思維。除了大量與跨世代設計師合作,他更意外地在 50 年前的電影裡「預言」了未來的 A.I. 人工智慧、太空船、電腦與智慧型手機,對比眼下的時代,預言成功率之高著實令人嘆服。透過這檔展覽,你可以探索《2001 太空漫遊》中拍攝人造重力場景的離心機組、漫步在《鬼店》裡經典的地毯與長廊,或是近距離觀看《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裡的頭盔、以及《亂世兒女》(Barry Lyndon)中經典的服裝設計;除此之外,還有無數導演分鏡表、場景設計草稿,甚至是從未公開的場景,都將在展覽中一一剖析呈現。 「策劃他的展覽宛如一場夢」,策展團隊表示:「Stanley Kubrick 是全世界數一數二、最前衛也最才華洋溢的電影創作者。」展覽中大量運用空間、平面的設計規劃、置入影片、模型等媒材,剖析創作思維、重現場景建構,讓世人能深入了解庫柏力克背後的魔幻異想,也邀請全世界的影迷,一同在倫敦這個意義深遠的地方,飽覽電影大師腦中的異想世界。∞ [...]

ISLAND HOPPING: SETOUCHI TRIENNALE 跳島漫遊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四月 1st, 2019  |  by  |  published in ART, MAGAZINE, NEWS

ISLAND HOPPING: SETOUCHI TRIENNALE 跳島漫遊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三年一度,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今年盛大回歸!從地方文化到國際藝術盛事,瀨戶內的發展有目共睹,更早已自2018年起成為周遭國家的必訪目標。2019 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將從4 月開始,分成春、夏、秋三個會期,主視覺找來設計師原研哉操刀,以「海中生物」為主題,從漆黑的海報中隱約浮現的魚類,呈現看似平穩寧靜的瀨戶內海之中,不可忽視的神秘幽為力量。 位於日本本州、四國、九州交界,瀨戶內海自古即為交通運輸繁榮的重要位置,船隻總會在各個小島停留,帶來最新的趨勢與生活潮流。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口急遽老化,外加全球化盛行帶來的優化與同質化,讓島嶼的獨特逐漸被侵蝕削弱,也讓原本活躍的海洋喪失生機,但那充滿生命力的海洋文化與島嶼間的交流,依然可在現今的島民身上瞧見端倪。 為了恢復瀨戶海內往昔的活力,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在2010 年誕生,隨著藝術家與作品的進駐,因應在地文化進行的創作,再次串起島嶼間的交流與活力,並將往昔船隻的商品流通,提升為藝術與文化的流動。這項改變在2016 年的藝術祭已初見成效,大量地觀光人潮除了為居民帶來工作與新生,更帶來人潮與活力,讓這片內海從頹圮的蒼老,逐漸轉化為希望之海。 整個藝術祭分佈在12 個島,包括擁有超熱門草間彌生南瓜裝置的直島(Naoshima),這次也將加入在地藝術家的一系列創意藝術課程;藝術氣息濃厚的豊島(Teshima)結合藝術與農產的發展,除了必訪的豊島美術館,著名的「島廚房」也將有相應的小農美食活動;俗稱鬼島的女木島(Megijima)以當地著名的「桃太郎」傳說為出發點,讓藝術家與建築師一同進行都市設計,預計打造兼具藝術與在地特色的文化商店;又稱為「貓之島」的男木島(Ogijima)則邀請藝術家針對當地廢棄的建築進行改造,同時帶入社區與藝術的共生概念,留存小島的特色;有著地中海般美景的小豆島(Shodoshima),島上廢棄小學改造的「亞洲藝術平台」(Fukutake House)將持續舉辦藝術活動,深耕亞洲區的藝術鏈接。另外還有強調歷史、透過藝術創作與當地文化串連的大島(Oshima)、犬島(Inujima)、沙彌島(Shamijima)、本島(Honjima)、高見島(Takamijima)、粟島(Awashima)與伊吹島(Ibukijima)等,無論是依原地勢而誕生的建築、裝置藝術,亦或是邀請觀光客交流的展覽、活動,透過搭船跳島的旅程,不僅能紮實地體驗一回瀨戶內海島嶼居民的在地生活,更能藉由藝術與文化交流的渲染,與這片海產生緊密的連結。∞   【完整內容請見eyemag vol.37 / 2019年春季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