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LAND HOPPING: SETOUCHI TRIENNALE 跳島漫遊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四月 1st, 2019  |  Published in ART, MAGAZINE, NEWS

三年一度,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今年盛大回歸!從地方文化到國際藝術盛事,瀨戶內的發展有目共睹,更早已自2018年起成為周遭國家的必訪目標。2019 年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將從4 月開始,分成春、夏、秋三個會期,主視覺找來設計師原研哉操刀,以「海中生物」為主題,從漆黑的海報中隱約浮現的魚類,呈現看似平穩寧靜的瀨戶內海之中,不可忽視的神秘幽為力量。

位於日本本州、四國、九州交界,瀨戶內海自古即為交通運輸繁榮的重要位置,船隻總會在各個小島停留,帶來最新的趨勢與生活潮流。儘管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口急遽老化,外加全球化盛行帶來的優化與同質化,讓島嶼的獨特逐漸被侵蝕削弱,也讓原本活躍的海洋喪失生機,但那充滿生命力的海洋文化與島嶼間的交流,依然可在現今的島民身上瞧見端倪。


為了恢復瀨戶海內往昔的活力,三年一度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在2010 年誕生,隨著藝術家與作品的進駐,因應在地文化進行的創作,再次串起島嶼間的交流與活力,並將往昔船隻的商品流通,提升為藝術與文化的流動。這項改變在2016 年的藝術祭已初見成效,大量地觀光人潮除了為居民帶來工作與新生,更帶來人潮與活力,讓這片內海從頹圮的蒼老,逐漸轉化為希望之海。

整個藝術祭分佈在12 個島,包括擁有超熱門草間彌生南瓜裝置的直島(Naoshima),這次也將加入在地藝術家的一系列創意藝術課程;藝術氣息濃厚的豊島(Teshima)結合藝術與農產的發展,除了必訪的豊島美術館,著名的「島廚房」也將有相應的小農美食活動;俗稱鬼島的女木島(Megijima)以當地著名的「桃太郎」傳說為出發點,讓藝術家與建築師一同進行都市設計,預計打造兼具藝術與在地特色的文化商店;又稱為「貓之島」的男木島(Ogijima)則邀請藝術家針對當地廢棄的建築進行改造,同時帶入社區與藝術的共生概念,留存小島的特色;有著地中海般美景的小豆島(Shodoshima),島上廢棄小學改造的「亞洲藝術平台」(Fukutake House)將持續舉辦藝術活動,深耕亞洲區的藝術鏈接。另外還有強調歷史、透過藝術創作與當地文化串連的大島(Oshima)、犬島(Inujima)、沙彌島(Shamijima)、本島(Honjima)、高見島(Takamijima)、粟島(Awashima)與伊吹島(Ibukijima)等,無論是依原地勢而誕生的建築、裝置藝術,亦或是邀請觀光客交流的展覽、活動,透過搭船跳島的旅程,不僅能紮實地體驗一回瀨戶內海島嶼居民的在地生活,更能藉由藝術與文化交流的渲染,與這片海產生緊密的連結。∞

 
【完整內容請見eyemag vol.37 / 2019年春季號】

Leave a 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