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GALLERY-LIKE SPACE 留白的藝術空間

十月 15th, 2018  |  by  |  published in DESIGN, FEATURE, LIFESTYLE, MAGAZINE, NEWS

GALLERY-LIKE SPACE 留白的藝術空間

一間獨具風格的眼鏡店舖,比起商品與服務本身,有時更能讓消費者留下深刻的直觀印象,因此近年許多眼鏡品牌在拓展銷售版圖之時,也同樣花費心思於店舖設計上,經由展示空間將商品包裝的更加出彩,共同傳遞品牌的美學與精神,其中,瑞士高端眼鏡品牌VIU 便是箇中翹楚。 短短三、四年間店面開遍歐洲各地的VIU,探究其如此受到市場歡迎的原因,除了蘇黎世設計、義大利及日本手工製作的高端眼鏡之外,更得歸功於店舖設計的成功。以VIU 最新在德國柏林Potsdamer 大街開設的旗艦店為例,店門口皆採用大面積玻璃,讓外觀的視覺能延伸至內部,搭配店內大面積留白的空間,並避免過多的擺設產生壓迫感,把店舖的主要空間還給顧客,營造出輕鬆無負擔的購物環境。 近一步觀看內部,會發現VIU 在展示貨架的設計也相當有巧思,所使用的材料及顏色每間店都所有不同,或全黑或全白,或木質色調,在柏林Potsdamer 旗艦店則是讓人驚喜的整片綠色大理石牆,以統一色系在純白為主色調的空間裡清楚地劃分出展示區,也讓動線趨於簡單。此外,展示牆上皆懸掛著大小一致的長方形白色層板,這些層板是用來放置販售的眼鏡,錯落的排列方式讓簡潔的空間增添活潑感。 如果你將來探訪歐洲有機會經過VIU時,不妨停下腳步走進店內,感受高端設計與店舖空間交織下的美好氛圍。∞   【完整內容請見eyemag vol.35 / 2018年秋季號】

ELEGANT TASTE 優雅當道 倫敦女子俱樂部

九月 17th, 2018  |  by  |  published in DESIGN, FEATURE, LIFESTYLE, MAGAZINE, NEWS

ELEGANT TASTE 優雅當道 倫敦女子俱樂部

「如果一個女人要寫小說,她一定要有錢,還有一間自己的房間。」—— 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想像倫敦女子的優雅與挑惕,獨樹一格的品味,以及近年逐漸高漲的女權力量,Debbie Wosskow 與Anna Jones 創立了一間專屬於創業女性的私人俱樂部「The AllBright Members’ Club」,為加入的會員搭起投資與創業的橋樑。 五層樓的獨棟建築位於倫敦Bloomsbury,為喬治四世時期的獨棟別墅建築(Georgian Townhouse),包含了接待大廳、會議室、餐廳、藝廊咖啡廳與酒吧,以及健身房和美容中心。「身為倫敦女子,妳期待的俱樂部是什麼樣子?」從這個問句作為出發點,英國在地室內設計師事務所「No.12 Studio」深入研究倫敦女子的習性與品味,設計師Katie Earl 和Emma Rayner 從女性偏好的設計質地到顏色的選配,找出倫敦女子會想在週末夜踏出家門的俱樂部空間。 從古代貴族的沙龍延伸,英國的「俱樂部」(Club)文化早先多以男性為主,紳士週五夜最潮的活動可不是進出酒吧看球,而是前往所謂「邀請制」的私人會所一起聚會交流,儘管所費不貲,但俱樂部兜售的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社會階層認定,而俱樂部空間所展現設計風格與品味,也是吸引受邀會員持續消費並聚集的重要因素。隨著女權主義興起,紳士俱樂部已經不是唯一,女子也不遑多讓,一處能讓她們放鬆,彷彿另一個家,卻又品味卓絕,容許她們優雅地談商交流的獨特空間,便是No.12 Studio 努力的目標。 儘管近年流行個性工業風,但設計師認為AllBright 代表的是倫敦女人的品味,應當是高規格的設計選品和當代藝術點綴,就算復古,也該是優雅的設計選物,才能襯托成員的身份與地位。 以調色板的概念,室內空間由深而淺,用顏色反應樓層的功能性,像是以墨水般濃郁的藍色覆蓋酒吧,作為聚集會員交流核心地帶,以及白色為基底的迎賓樓層,沈穩不失溫暖的歡迎會員的到來。一樓以知名俄羅斯芭蕾舞者「Lopokova」為名,設置了美容與健身中心,涵蓋一系列有氧健身課程與設備,灰色天鵝絨與黃銅燭台,配上知名室內設計師Kelly Wearstler 的華麗風格壁紙,營造獨樹一格的復古高雅質韻。還有結合咖啡廳與藝廊的聚會空間,透明天窗設計引入自然元素,白天裡陽光灑入,點亮一室溫潤;晚上則能仰視點點星空,欣賞黑夜由外而內傾瀉而下無盡的藍。 「『女生就愛粉紅色?』這是對女性品味最過時的設定!」早在一開始就推翻這個女性刻板印象,設計師在酒吧的設計上,以芥末黃搭配深藍,濃郁恆久遠,再點綴一抹亮眼的紅,讓大膽的幾何圖騰分割空間視野,精挑細選的質感設計家具鋪陳品味,讓優雅瀰漫在空氣裡,無需多說就能烘托身處其中女子的品味,也成為俱樂部成員交流洽談的重點空間。 儘管整體的家具風格精緻繁複,甚至可說是大膽的全盤接納選物的設計,但No.12 團隊依然成功讓畫面化繁為簡,不因過多重點而眼花撩亂,也讓每一件設計品都能獨一無二,如同俱樂部的女子會員,每位都有著獨立的風格與優雅的品味,透過AllBright 的串連,讓更多的交流與事業從這個空間裡綻放。∞ 【完整內容請見eyemag vol.35 / 2018年秋季號】

MOROCCAN FUSION 漫步舊城 摩洛哥藝術旅店

八月 29th, 2018  |  by  |  published in DESIGN, FEATURE, LIFESTYLE, MAGAZINE

MOROCCAN FUSION 漫步舊城 摩洛哥藝術旅店

藍天與暖陽,湛藍與昏黃,北非的設計元素往往帶有濃郁的自然風味,以及各種傳統元素與當代設計的和諧運用,而阿拉伯獨特的裝飾藝術更是空間裡不可或缺的彩筆,總是畫龍點睛式地在寧靜的角落帶來驚喜。漫步在摩洛哥的舊城區,不僅能徜徉在獨特的北非藝術氣息裡,更能一窺每個屋主巧手妝點下獨一無二的家,綜合不同美感的藝術與工藝拼貼,形塑了摩洛哥獨樹一幟的建築室內樣貌。 位於摩洛哥南方,距離著名的紅城「馬拉喀什」(Marrakech)兩小時的車程,艾索維拉(Essaouira)是一處毗鄰大西洋海岸的旅遊勝地,也是美國名導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經典電影作品《奧賽羅》(Othello)的主要拍攝場景。來自英國的Emma Wilson 與Graham Carter,因著對電影場景的著迷,漂洋過海來到這座迷人的舊城,買下兩幢百年歷史老房,佈置並點綴各式藝術與工藝品,打造成風格獨特的藝術旅店,並將之命名為「Castles in the Sand」。 本身為室內設計師,Emma Wilson 在北倫敦有一間小店,專門販售復古家具燈飾,並將她對室內裝潢的熱情加諸於Castles in the Sand。改造後的兩幢小屋分別名為「Dar Beida」與「Dar Emma」,保留傳統摩洛哥式建築元素,置入大量復古家居選物,有從跳蚤市場尋來的古董、寶物,也有從世界各地搜羅而來的設計藝品,開幕至今吸引大量海外旅客爭相入住,體驗摩洛哥式藝術風情。 純白城堡外型的「Dar Beida」改造自兩百年的傳統摩洛哥老屋,一樓有著小型圖書室,純白的天井一路通往頂樓,一大床的房型擁有室外吊床和悠閒的聚會空間。整棟建築裡充滿60 年代復古時髦家具、毛皮地毯和掛飾、以及各式摩洛哥傳統手工藝品,乍看如史前時代的洞穴屋,走進去卻瞬間為當代藝術環繞,連New York Times 都譽它為「發光中的藝術洞穴」(A glowing pop art cavern)。 「Dar Emma」則以摩洛哥設計混搭60 年代復古家飾配件,營造出性格獨特的嬉皮風情。傳統石牆帶有灰僕僕的紅,與地板的傳統圖騰對應出濃厚的摩洛哥情懷,呼吸與生活都宛如在地人般入味;頂樓則在一片白牆下設置了藍白相間的聚會空間,呼應艾索維拉濱海的天然條件,放五感恣意徜徉,享受陽光,也徹底體驗摩洛哥獨特樣貌。 介於歐非交界、面朝大西洋的摩洛哥,可說是集結兩洲風情與阿拉伯元素的特殊王國,還有沙灘與沙漠並行,造就了有趣的藝術與設計發展風格。趁著西方文化大舉入侵前,不妨從西班牙南下路過,體驗這獨一無二的北非風情。∞ 【完整內容請見eyemag vol.35 / 2018年秋季號】

ALT-LIFE BOOKSTORE 橫亙古今的文化對話

八月 22nd, 2018  |  by  |  published in DESIGN, FEATURE, MAGAZINE, NEWS

ALT-LIFE BOOKSTORE 橫亙古今的文化對話

縱使科技再發達,人們滑動手機的頻率再高,書本依舊是許多人戒不掉的癮,那屬於紙張特有的溫度,是書蟲們指間怎麼都放不下的眷戀,也讓書店成為城市裡不可缺少的一景。然而,因應現代人閱讀習慣及汲取資訊管道的改變,越來越多書店在營運上尋求多樣性發展,不只為書蟲們保有溢滿書香的一隅,更透過文學結合生活的方式,讓書店在商業場所之外,同時也是城市居民的公共空間,為城市文化的深度向下扎根。其中,位於中國寧波的三聯書店·築蹊生活,便是多元化經營的佼佼者之一。 地處寧波市中心餘姚江南岸的一處L 形地下場地,三聯書店·築蹊生活由知名設計公司Kokaistudios 主導設計,並於2017年5 月完工,其空間的多樣與流動性,為現代書店設計的絕佳範例。Kokaistudios 將購買圖書和閱讀作為核心,兼容一系列功能各不相同的區域,在 B1 及B2 共2400 平方米的空間內,靈活規劃了書店本身、雙層小劇場、兒童區、多功能視聽區、餐飲區,以及聯營區等區塊,突破傳統銷售書籍的模式,讓三聯書店·築蹊生活比起說是書店,更像是人們能流連忘返的綜合活動空間。而店名的「築蹊」實則取自《晏子春秋》的「昔者嬰之治阿也,築蹊徑」,其「另闢蹊徑」之意便恰恰呼應了三聯書店·築蹊生活與時俱進的創新服務。 以「紙張」作為設計靈感,並透過紙張和書籍、書寫和閱讀之間的研究,以及不同的質地、顏色、厚度、透明度、柔韌性等的變化,激發了Kokaistudio 對書店佈局及材料等的設計和選擇。走進三聯書店·築蹊生活,入口不遠處即連接中心玻璃亭及方形白色模塊,從白天的陽光到夜間閃爍的燈光皆由此灑落,為店內妝點出截然不同的氛圍。延續著入口玻璃亭,螺旋式樓梯流暢地將空間串連至閱讀區和座位區的夾層,再向下至主要樓層,加強了整體空間的垂直聯繫。 而要能將功能各不相同的區域劃分且聯繫起來,則是透過沿著牆壁嵌入的落地書架,猶如緞帶般的飄揚在店內空間,巧妙而自然地引領顧客完成這場由書籍策動起的文化體驗。值得一提的是,Kokaistudio 也設置了許多由獨立書架和座位共同構成的模塊系統,與落地書架相對應,這猶如小房間般的設計,是從Michelangelo Pistoletto1960 年代在瓦楞紙板中發現的「迷宮」得到啟發,給予顧客更私人而舒服的閱讀空間,同時也讓書籍的陳列方式更加豐富活潑。 起始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上海,三聯書店肩負著八十多年的文學底蘊,從一家單純的出版社和書店,走到今天已成為一種文化精神與象徵,而三聯書店·築蹊生活,便是這家老書店迎向新世代的產物,扎根在寧波這座經濟快速發展的新一線城市裡,在風格摩登而現代化的建築裡,進行一場橫亙古今的文化對話。∞ 【完整內容請見eyemag vol.35 / 2018年秋季號】

LA DOLCE VITA 堆砌品味 複合式選物店

七月 20th, 2018  |  by  |  published in DESIGN, FEATURE, LIFESTYLE, MAGAZINE, NEWS

LA DOLCE VITA 堆砌品味 複合式選物店

家的風格千奇百款,家具的排列組合更是層出不窮,而對家的想像,往往來自一個美好的啟發,也許是一張桌子、一塊花布,或是一個驚鴻一瞥。立足紐約多年,在室內與建築領域以獨特的美感打出一片天的「Roman and Williams Guild NY」,近來終於成立自己的專屬旗艦店,就位於紐約藝術與時尚勢力龐大的蘇活區Howard 街上,除了有Roman and Williams 創始以來曾經設計的家具家飾系列作品,更有周遊世界挑選採購的品味選物,搭配全天候咖啡廳、充滿生機的花草園藝店、以及世界知名出版社的進駐,提供你一切超越想像的「家」。 創辦人Robin Standefer 和Stephen Alesch 從室內設計起家,2002 年創立了「Roman and Williams Buildings and Interiors」,打造過無數關於「家」與「空間」的美好想像,從住宅、餐廳、飯店,到電影裡,他們始終相信,為全世界的人們打造一處美好的家,是品牌最終的心之所向。而「Roman and Williams Guild NY」就是這麼一處,集結所有美好的元素與靈感,讓步入店內的每一個人都能拼湊出「家」的想像的專屬旗艦店。為了讓家的想像脫離室內與家具這樣既定的印象,Roman and Williams Guild 的定位一直都不只是選物店,除了有家具家飾,店內也同樣經營了一間全天候咖啡店「La Mercerie」;一間由紐約當地花藝名家Emily Thompson 主導經營的專屬花草園藝店;以及世界知名的英國費頓出版社(Phaidon)進駐的主題選書。而Roman and Williams的設計家具、品味選物也自然的進駐上述的每一個空間裡,踏入店內的每一個人都能親身使用體驗到,讓好的物品被使用、好的靈感在空間中蜿蜒蔓生。 「園藝、烹飪是我們的熱情所在,我們幾乎每天都會進行這兩項活動,這是我們心中『家』該有的模樣。」熱愛生活的創辦人如此說,因此「La Mercerie」提供全天候餐點,除了有早午晚餐,更有下午茶與不間斷的點心咖啡提供,邀來法國主廚Marie-Aude Rose 將經典法式融入前衛的嘗試,帶來精緻不凡的創新餐點,用味覺搭配空間中的花與家具,創造五感豐富的美好體驗。 除此之外,家中最不能少的就是書了!然而在真實的家裡,你鐵定不會讓書只是排排站在書架上,總會有某個時刻,會忍不住將沒看完的書,放在喜歡的角落裡。而在Roman and Williams Guild 中,你也能看到書被自然又巧妙地置入各個位置。為了不讓書以普遍書店的樣子呈現,Roman Williams 選擇與Phaidon 進行「策展式合作」,依據當下空間的擺設與主題,挑選適合的書籍擺入空間,就像他們會出現在你家裡的真實模樣。 將食物、花草、書,三款靈魂食糧搭配精選家具家飾,讓走進Roman and Williams Guild 旗艦店的每個人,都彷彿走進夢想中的家,品味、溫暖、靈魂,應有盡有。也由於熱愛生活、享受設計的概念如此強烈,每一件在旗艦店中看到的選物,幾乎都是能移植到自己家中的美好,從設計家具的點開始,一路到家飾選物、花草、書等線性的靈魂食材,最終構織成全面性的美好生活,走一遭就讓你驚嘆「La Dolce Vita」(甜蜜生活)!∞ 【完整內容請見eyemag vol.34 / 2018年夏季號】